-
两部门印发通知: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关要求,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知》强调,各地要扎实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通知》要求,要加大未参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时间: 22-06-08 浏览次数:747
-
被毛泽东赞誉为“飞将军”的黄公略他的一生,与“三”有着很深的情愫:他是毛泽东三次为之挥毫泼墨的红军将领;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他牺牲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年33岁;为了纪念他,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连续作了建公略亭、设公略县、改公略炮兵学校三项决议。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黄公略。“我们的事业有这样的同志为之奋斗,还能不成功吗?”1898年,黄公略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民家庭。怀着“立国之道,首在强兵”的梦想,17岁的黄公略投笔从戎,北伐战争时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团副。在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期间,黄公略时间: 22-05-23 浏览次数:323
-
中南大学:以科学家为榜样,传承优良学风原标题:中南大学:以科学家为榜样,传承优良学风【学风传承行动】“深受感染,灵魂受到了触动”“为自己是中南学子感到骄傲自豪”……4月15日,中南大学教授徐靖创作的纪录片《与中南同行》获评中国科协“风启学林”2021年度优秀传播作品,同学们将作品看了一遍又一遍,把科学家的话听了一遍又一遍,并发出如此感叹。“《与中南同行》纪录片的灵感源于中南大学的科学家精神。”徐靖表示,百年来,中南大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科学家,成为该校前进的不竭动力。纪录片仅是学风建设的一种方式,建校百年来,中南大学秉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时间: 22-05-19 浏览次数:1360
-
湖南浏阳文家市镇: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 龙军四月,春意盎然。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沙溪村“四季花海”鲜花基地鲜切花包装车间花香弥漫,工人们忙着将各色的非洲菊分类、包装。鲜花基地负责人吴峻湖告诉记者,2016年,基地投入600多万元,发展鲜花种植38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余万元,带动了不少村民家门口就业。文家市镇,是一个与红色革命结缘的湘赣边小镇。1927年,八七会议前,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的同时,还决定在湘、鄂、粤、赣4省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情况并不顺利,起义军遭受重时间: 22-05-19 浏览次数:559
-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记全国最美家庭乔安山家庭“一家八口人,刚好一个班,我们就是家庭版的‘雷锋班’。”5月15日,在辽宁省抚顺市市民乔安山的家中,81岁的乔安山坐在沙发上拿着一张全家福娓娓道来。在满屋的奖杯奖状中,一尊古铜色的雷锋头像格外亮眼。“他是我的老班长,也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望着铜像,乔安山陷入了回忆中。1958年,乔安山在鞍钢结识了雷锋。“第一次打交道,是请雷锋帮忙看家里的来信,雷锋不仅热情地读了信,还替我写了回信,一来二去,便成了好朋友。”1960年乔安山跟随雷锋来到了部队,两人同开一辆车,同睡一个被窝。“雷锋每次坐火车都做好事,那时的我时间: 22-05-18 浏览次数:516
-
湘潭大学:红色诗词引领青年人深学“四史”孙明辉 黄春晖近日,湘潭大学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组织开展红色诗词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人选取不同时期的经典红色诗词,采取文字讲述、视频播放、现场朗诵等形式,对诗词进行赏析讲解,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情况、创作背景、关键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以及现实启示意义等,立体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真实场景,激励青年人深入学习“四史”、铭记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红色诗词文化研究阐释。学院自2017年起,把红色诗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时间: 22-05-11 浏览次数:309
-
湖南桑植强化驻村工作队责任意识 “主题队日”促履职担当通讯员 刘波 彭雪枫本报桑植讯 (通讯员 刘波 彭雪枫)“现场观摩,学习其他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很受启发。”近日,参加完本月“主题队日”活动,湖南省桑植县官地坪镇梯市村第一书记向佐海说。今年以来,为引导驻村工作队在学理论、强组织、兴产业、美村庄等方面担当作为,桑植县积极探索推行驻村工作队“主题队日”活动,推动全县驻村干部履职干事、争先创优。以各级驻村工作s队为参与主体,将“主题队日”作为落实建群组圈、党群连心“五个到户”的重要机制。由属地乡镇党委牵头组织,确定每月第4周第一天为活动日,集中开展活动时间时间: 22-05-11 浏览次数:560
-
毛泽东与黄河的未了情缘徐中远毛泽东一生非常爱读“有字之书”,也十分重视读“无字之书”。他把读“有字之书”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他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的“无字之书”,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垂老不倦。然而,有一本“无字之书”是毛泽东一直想读、到晚年仍没能读完,成为未了情缘。毛泽东认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无字之书”,多得很,学之不尽,取之不竭。他以三民主义为例,说明它是孙中山出了学校之后才提出来的,而且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开始只是一民主义,后来有了二民主义,最后他到时间: 22-05-07 浏览次数:428
-
云山书院:宁乡革命的摇篮云山书院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城西45公里的水云山下,建成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被誉为“宁乡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被称为“宁乡革命的摇篮”,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曾在此读书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青年毛泽东曾来此进行社会调查;培养了甘泗淇等一大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卓越功勋的领导人。湘军名将建学堂云山书院由清朝陕西巡抚刘典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倡建。刘典,宁乡人,字伯敬,号克庵。他一生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曾任浙江按察使、陕西巡抚,是赫赫时间: 22-05-05 浏览次数:579
-
红色是鲜亮的底色(一线感悟)安源路矿,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井冈山,革命摇篮孕育燎原的“星星之火”;桂东沙田,“第一军规”历久弥新……湘赣边革命老区的土地上,有许多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行走湘赣边,红色资源在焕发活力。老区人民捐出祖屋,做宣教基地;妥善保护的红色遗址,讲述峥嵘岁月;很多地方努力搜集烈士名单,整理烈士事迹……红色是鲜亮的底色,红色故事是生动教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才能从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中更好汲取智慧和力量。行走湘赣边,红色血脉在赓续传承。在三湾改编旧址江西省永新时间: 22-04-27 浏览次数:873